過年了,很多人臉上都喜洋洋的,因為一家人可以聚在一塊了。那么孕婦春節(jié)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四大原則:避免暴飲暴食,盡量少到飯店吃飯,吃生冷的食物,不宜貪吃火鍋。
1、避免暴飲暴食
節(jié)日期間也不要暴飲暴食,引起胃腸不適。更不要吃肥厚高膩的食物,也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還要注意不要因為游玩而饑一頓飽一頓,吃得過飽,會讓增大的子宮和充滿食物的胃把膈肌升高,將心臟擠成橫形,會造成心慌、發(fā)憋;長時間不進食會發(fā)生低血糖,造成腹中胎兒缺氧,孕婦發(fā)生暈厥而造成危險。
2、盡量少到飯店吃飯
因為飯店的飯菜大多是高脂、高糖、高熱量,對孕婦并不適宜。如在飯店吃飯也一定選些清蒸魚、青菜等清淡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吃零食時一定記住不吃甜點、不吃糖果、不吃垃圾食品,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3、少吃生冷的食物
孕婦在親友聚會時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少吃生冷的食物,生的肉類和海鮮會有寄生蟲的存在造成感染,有些會產(chǎn)生過敏;生冷不潔的食物會引起胃腸炎,造成上吐下瀉、脫水、或者酸中毒,威脅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同時當腹瀉時腸蠕動增強,引起宮縮造成早產(chǎn)。
4、不宜貪吃火鍋
大多數(shù)牛羊肉體內(nèi)可能有寄生蟲。但人肉眼并不能看到。如果在吃火鍋時,只是把鮮嫩的肉片放在湯中稍微一燙即進食,這種短暫的加熱并不能殺死寄生在肉片內(nèi)的寄生蟲蟲卵。
幼蟲可能通過消化道使人染病,因為孕婦不宜吃火鍋。如果要吃也要把肉片涮得老一點再吃,以免染病。
那么這些春節(jié)傳統(tǒng)美食孕婦能吃嗎?
春節(jié)的飯桌上,少不了各種傳統(tǒng)美食,湯圓預示著圓滿、團圓;餃子形似元寶,代表著財源滾滾……這些傳統(tǒng)美食孕婦都能吃嗎?
1.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煮上一鍋熱騰騰的元宵,以示團圓,南方部分地區(qū)在大年初一也會吃湯圓。準媽媽吃湯圓得講究吃法。
首先,量不能多,一次兩個就差不多了。湯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糯米,糯米粘性高,不易消化,且孕期消化能力本來就弱,加上準媽媽多缺乏運動,就很容易造成吃了湯圓“噎的慌”的情況。
另外,湯圓的餡料,無論是甜是咸,油脂含量都很高,且缺乏其他營養(yǎng)元素,并不是健康食品,尤其不能當早餐或者睡前當夜宵來吃。
2.餃子
在北方,餃子是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美食,餃子的餡料層出不窮,家里能做的小炒菜基本上都可以藏進餃子皮里,且葷素皆宜,這就給準媽媽們帶來了口福。
餃子皮是面粉做的,相對容易消化,且過年吃的餃子以自家包的為主,可以很好地控制菜肉比例,避免油膩。準媽媽吃餃子時應注意,有些孕婦不宜吃的食材最好不要放進餃子,如蟹黃、馬齒莧等。
3.年糕
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春節(jié)吃年糕的習俗,但和湯圓一樣,年糕主要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不宜消化,因此吃年糕時不宜吃太多。
4.粽子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用來做粽子的糯米富含維生素B,能溫補脾胃、補益中氣,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惡心、食欲減少、腹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
從這點來說,孕婦是能吃粽子的。但同時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因此孕婦吃粽子時要注意控制量。此外,甜粽由于含糖分較多,容易提升人體內(nèi)血糖含量,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是不宜多吃粽子的。
5.八寶飯
由于八寶飯口感軟糯香甜,漸漸變成了過年最受歡迎的甜點,沒有之一。
準媽媽們很多偏好甜食,尤其是過了早孕反應,對于甜品毫無抵抗力。在家烹制八寶飯,應選用新鮮的蓮子,紅棗,山楂,葡萄干,桂圓肉等,這些干果對于準媽媽的營養(yǎng)平衡是有益的。
但這八寶飯雖好,可不能“當飯吃”,它畢竟還是以糯米飯為主的,不易消化,且甜度大,會影響食欲。
6.春卷
春卷,又名春餅,“春日食春餅”是江南頗為流行的傳統(tǒng),又有迎春之意,故也是春節(jié)期間深受眾多家庭喜愛的小吃。
人們熟悉的春卷,基本都是將面皮包裹餡料油炸而成,其表面金黃,香脆可口;還有一些地方習俗是將面皮蒸熟,直接包裹菜肉食用。
對準媽媽來說,后者顯然是更為健康的,因為經(jīng)過高溫油炸的食物含有許多對人體不利的成分,對于孕媽咪和胎兒都是極為有害的。
7.腌肉
臘肉、香腸、臘魚等腌制食品也是春節(jié)餐桌上的??停@類食物含鹽量很高,而且在腌制過程中會產(chǎn)生亞硝胺,會對胎兒的發(fā)育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孕婦最好不要吃腌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