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定,一名有定,和陳友諒不是弟兄,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他是福建福清人,寄籍在汀州路清流縣。
他是農(nóng)家子弟,在一個姓羅的家里當傭工,娶了羅家的女兒。丈人爺給他錢,讓他做買賣。他賠了本,投身到“明溪寨”里當一名忠于元朝的所謂“義兵”,對本地的“妖賊”(彌勒教的分子)作戰(zhàn)有功,被任為明溪鄉(xiāng)的巡檢(警官)。其后,升官,做了清流縣的縣尹(縣長)。《明史》是這樣說的。《新元史》不說他當了縣尹,而說他當了“縣尉”(尉是專管軍事的官)。這一年,是至正十七年。
次年,他升為汀州路總管(知府)。這也是根據(jù)《明史》。倘若依照《新元史》,我們便應(yīng)該說他是在“延平”當總管了。至正二十一年,陳友諒派了一個鄧克明來打福建,破了汀州(長汀)與延平(南平),圍攻建寧(建甌)。陳友定擊敗鄧克明,收復這三處地方。元朝政府升他為“福建行省參知政事”。
其后,他吞并了福清路宣慰使陳端孫的地盤,平定了興化與泉州兩路蒙古將帥的內(nèi)哄,又消滅了據(jù)有漳州的福建行省“左丞”羅良,便被元朝政府順水推舟,升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當了全福建的長官了。(左丞,不是左丞相,而是參知政事下面的官。元朝的行省可以設(shè)右左二丞相,也可以不設(shè),平章政事總是設(shè)的,平章政事之下,有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之下,有右丞與左丞。)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對朱元璋作戰(zhàn),陣亡。至正二十五年,陳友定派人進攻朱元璋的處州(浙江麗水),失敗,朱元璋叫胡深還擊,打下了浦城與建陽,中伏破俘,陳友定將胡深放在一個銅制的驢子上,用火烤死。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大舉討伐陳友定,陸路由胡廷瑞率領(lǐng),從江西進入杉關(guān),拿下邵武、建陽。水路由湯和率領(lǐng),出溫州臺州???,進入福州??冢碱I(lǐng)南臺,受守將陳同之降,在福州的蒙古人曲出,不戰(zhàn)而走,柏帖木兒戰(zhàn)死。
次年,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莆田等十三縣都降了湯和,胡廷瑞也攻下了建寧(建甌)。這時候,陳友定已在延平(南平)準備堅守。湯和派了人去說降,被陳友定殺了,用血滲在酒中,與部將同飲。湯和由福州西進。把延平圍了十天,破城。陳友定自殺未死,被捉,押到應(yīng)天(南京)。朱元璋問他:“元朝已經(jīng)亡了,你替誰守?你又為什么殺了我的胡將軍(深),與我的使者?”他說:“完了,不必多談。除了叫我死而外,你更能把我怎樣?”于是,朱元璋就將他處斬。福建的其他地方,不久都入于朱軍的掌握。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