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多久才會來大姨媽呢?大家都知道在孕期是沒有姨媽的,那么產后大姨媽早來好還是晚來好?答案都在這里!
前不久,幫媽微博后臺收到一位寶媽的留言,幫媽,我這剛出月子,昨天老公沒忍住,同房之后,不知道我是不是來大姨媽了,第二天早上開始,就有淺色的血跡,而且還伴有頭暈、惡心乏力的癥狀,總擔心是不是產后后遺癥,然后我婆婆就帶我去了醫(yī)院,結果是大姨媽,可是這算時間感覺應該是還差好久,而且不是說,生過寶寶之后,來大姨媽絲毫沒有感覺么,怎么我還是這么痛苦。
其實對于產后大姨媽這件事情來說,很多寶媽在認識上總會有幾個誤區(qū):
產后大姨媽的“光顧”時間
對于產后第一次來大姨媽的時間,每個孕媽媽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主要與個人的體質、是否哺乳、卵巢的恢復情況有關。一般來說,沒有哺乳的孕媽媽會在產后的三個月內來例假,當然,也有四個月左右才來的寶媽,但是對于有哺乳現(xiàn)象的寶媽來說,一般來例假的時間還會再推遲,一般在產后的4-6個月。但即使是這樣,也有些一直在哺乳的寶媽可能例假還會來的更晚,有些會更早,比如在產后的一個月內就得到了光顧,所以,這主要還是與寶媽的身體差異有關的。幫媽還要提醒寶媽們一點,如果產后第一次來例假之后,第二、三個月,又有停經的現(xiàn)象,寶媽們可以放寬心,這也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產后一年內的經期都是不穩(wěn)定的。但如果寶媽自身感覺有不確切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進行檢查。
例假沒來,就不會排卵
有些寶媽認為產后沒來例假,就不存在排卵的情況,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這不,幫媽的一個朋友,就是因為產后沒多久跟老公性生活之后,就有了第二個寶寶,真的是來的措手不及,所以,產后的排卵是與例假沒有關系的。一般來說,很多寶媽在第一次例假來潮之前就已經恢復了排卵的能力,因此,產后如果有性生活的寶媽,不想再生寶寶的話,就要進行避孕了。避孕的方法與孕前還是一樣的,但這里要注意了,對于哺乳的寶媽來說,一定不要吃避孕的藥物,因為藥物也會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不利于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啦。
不存在痛經的折磨
相信有痛經的寶媽都有過這種經歷,懷孕前那些說生寶寶之后,痛經就會消失的這種說法,根本不存在,所以,這種說法,究竟是怎么來的。其實,很多痛經都是由于宮頸管狹窄或者子宮發(fā)育異常引起的,在來例假的時候,由于子宮內膜脫落,不能很好的排出,就會導致疼痛。雖然生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改善子宮異常的情況,子宮的位置得到了矯正之后,血流量也會通暢,內膜也會比較順利的排出,得到緩解,但生寶寶并不能解決所有的疼痛,如果有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生殖道畸形等婦科疾病,還是會導致痛經,所以,這種誤區(qū),寶媽們也一定要明白。
產后大姨媽其實對于寶媽來說,雖然會有各種問題,或者存在不規(guī)律的現(xiàn)象,但只要產后好好的調理,是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tài)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