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號稱三國時代的盜世奸雄,足智多謀,雄才大略。曹操能成大事,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重視人才,廣收天下英雄為己所用,才成就一番偉業(yè)。不過,凡事利弊相關(guān),因為他愛重人才,也曾讓他吃過兩次大虧。第一次是三國初期,他曾生擒關(guān)羽,在察覺到關(guān)羽無意為他效力后,仍然不忍加害,讓關(guān)羽安然脫身,結(jié)果放虎歸山。在后來的樊城之戰(zhàn)中,關(guān)羽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差點嚇得曹操遷都。
第二次吃的虧更大。曹操聽聞司馬懿有賢能之名,千方百計把他招到麾下。結(jié)果司馬懿的表現(xiàn)果然讓他滿意,數(shù)次獻計獻策建立奇功。但曹操賞識司馬懿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將來必不會久居人下。但還是出于愛才之心,加之曹丕對司馬懿也非常認可,更兼司馬懿覺察到危險后處處小心,曹操最終放過了司馬懿。這將是他一生犯下的最嚴(yán)重錯誤。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果然,日后司馬懿潛龍騰淵不可遏制,一飛沖天篡奪了曹魏大權(quán),司馬家的子孫終于如愿以償,成為天下之主,當(dāng)上了皇帝。司馬懿死后十四年,他的孫子司馬炎成為晉武帝,史稱西晉。干戈擾攘的三國亂世終于要告一段落,魏蜀吳都將成為久遠往事。司馬懿和兒子司馬昭的雄才大略,讓人們本能認為,西晉將是歷史上又一個輝煌時代。
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司馬懿死后才60年,即永嘉五年,著名的"永嘉之亂"爆發(fā),剛剛草創(chuàng)幾十年的西晉就遭遇滅頂之災(zāi)。所謂"永嘉之亂",有人會感到陌生,其實說白了它與日后的"靖康之變"大同小異,都是被北方邊地的游牧民族殺進中原,攻占國都。只不過"永嘉之亂"比"靖康之變"早了八百多年。司馬懿的子孫在這場事變中下場慘痛。
由于晉惠帝的昏庸無能,西晉建立不久后,內(nèi)政外事一塌糊涂。先有皇族子弟掀起八王之亂,后有邊地胡人和游牧部族大舉內(nèi)遷,西晉統(tǒng)治很快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占據(jù)山西的匈奴部族后人劉淵劉聰父子,一見有機可乘,建立起漢國,大舉興兵南下,試圖推翻西晉,奪取天下。
已經(jīng)腐朽不堪的西晉,根本經(jīng)受不住這兇猛一擊。永嘉五年,劉聰?shù)拇筌姽フ悸尻?,晉懷帝司馬熾倉皇出逃,結(jié)果被劉聰抓獲,送往北方的平陽囚禁起來。堂堂西晉皇帝司馬熾從此成為階下囚。司馬熾忍辱偷生但求活命,對劉聰?shù)奈耆枵勰ゲ桓矣薪z毫不滿。建興元年正月,在劉聰舉辦的宮廷宴會上,他命令司馬熾穿上伶人的戲服青衣,充當(dāng)仆役,在酒席間給大臣們斟茶倒酒,劉聰君臣以此為樂。
西晉的舊臣看見曾經(jīng)的皇帝如今卻遭受這樣屈辱,難以抑制悲憤之情,有人在席間痛哭失聲。他們這一哭不要緊,引起了劉聰?shù)木X。為了防止司馬熾日后復(fù)辟作亂,不久后,劉聰就用一杯毒酒把他毒死,死時才三十歲。死后劉聰命人把他秘密掩埋,尸骨難尋。
晉懷帝司馬熾有個侄子司馬鄴,在司馬熾遇害后,被西晉殘余勢力在長安擁立為皇帝,史稱晉愍帝,也是西晉的最后一位皇帝。晉愍帝的下場更為凄慘。他繼位后,西晉已經(jīng)名存實亡,江山殘破。建興四年八月,劉聰發(fā)兵攻打長安,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晉愍帝司馬鄴手到擒來。西晉最后一個皇帝也被俘虜。
晉愍帝遭遇更為悲慘。劉聰外出打獵時,乘坐高車駟馬耀武揚威,故意讓晉愍帝司馬鄴穿上士兵的衣服,手拿戈矛在車馬前充當(dāng)護衛(wèi),在前開路。西晉臣民看見無不暗自垂淚。劉聰舉行酒宴,司馬鄴負責(zé)清洗酒杯,給人斟茶倒酒。就連劉聰上個茅房,都故意讓司馬鄴手持馬桶蓋子,恭恭敬敬站立一旁服侍。受盡屈辱之后,晉愍帝司馬鄴也被毒死,死時才十八歲。司馬懿若是九泉有知,后人落得如此悲慘的結(jié)局,不知作何感想。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