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國難是指公元1644年前后,大明王朝國內 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與長城外清軍侵略,等一系列事變稱之為國難。因事件發(fā)生在1644年為甲申年,故稱為“甲申國難”。
明清對峙
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在1644年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盡,史稱甲申國難,百姓死傷無數。不久滿清侵吞明朝中國的過程中,曾在全中國各地遭到了百姓武裝抵抗,清軍為了報復明朝百姓的激抗,從北向南,一路屠殺抗清軍民,甚至屠城以致傷及無數無辜,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慘殺。除此之外,清軍還曾經在廣州、贛州、湘潭、大同、四川、南雄、潮州等地也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所到之處 生靈涂炭, 橫尸遍野導致中國人口銳減。
1、遼東之屠
天命九年正月,努爾哈赤下九次汗諭,清查所謂“無谷之人”,“時奴賊既得遼陽,遼東八站軍民不樂從胡者,多至江邊…… 其后,賊大至,義民不肯剃頭者,皆投鴨水(鴨綠江)以死?!?/p>
2、揚州十日
1645年發(fā)生在清軍攻破揚州城后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由于當時南明將領史可法對清軍的殊死抵抗,5月20日,清軍攻占揚州后,當時大雨傾盆,多鐸宣布在揚州城內進行了屠殺。當時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xù)十天,故名“揚州十日”。
南明
3、嘉定三屠
1645年(弘光元年)發(fā)生在清軍攻破嘉定后,清軍將領李成棟三次下令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
4、江陰慘殺
“滿城殺盡,然后封刀?!侵兴鏌o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及僧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九萬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余人。”
5、湘潭之屠
1649年正月二十一日清軍攻入湘潭,南明督師何騰蛟被俘。清鄭親王濟爾哈朗下令屠城,湘潭城中百姓幾乎全被殺光,城中不滿百人?!?/p>
6、南昌之屠
1648年,金聲桓、王得仁在江西起兵抗清,七月初十清軍包圍南昌。次年三月間,南昌城陷,清軍屠城
清朝地圖
7、潮州之屠
“縱兵屠掠,遺骸十余萬”,揭陽縣觀音堂海德和尚等收尸聚焚于西湖山,將骨灰葬在西湖南巖。
8、同安之屠
福建同安縣屠城死難5萬余人,梵天寺主持釋無疑收尸合葬于寺東北一里之地,建亭“無祠亭”,墓碑上則刻“萬善同歸所
9、廣州之屠
年1650清軍攻廣州,‘死難70萬人,大屠殺從11月24日一直進行到12月5日。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