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二胎,一直以來都是各位媽媽們比較糾結的問題。那么二胎,生還是不生?其實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別把對人生的期待從“自己”轉嫁到“二胎”
這就回到了到底為什么要二胎的原點了,如果我們只是因為這些想法而動心,那建議是先暫時不要。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當我們把“二胎”當作“救命稻草”來改善我們目前狀況,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失望的,因為沒有一個孩子會按照我們預期成長的。
如果你無法從自己身上找到生活的意義,你也無法從孩子身上找到。養(yǎng)育孩子是一份承諾,一定是需要父母狀態(tài)好的前提下做好準備進行的,企圖讓孩子來幫我們解決現(xiàn)狀的“麻煩”,這對孩子來說不公平,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千萬別把對人生的期待從“自己”轉嫁給“二胎”。
別把相關性當成因果性
另外一種說法也是很普遍的,“一個孩子太寂寞了,兩個以后可以有個伴;;一個孩子容易自私自我中心,兩個孩子性格更好”。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研究是斬釘截鐵有這樣結論的。我們總是把相關性錯當成因果性:A性格自我,他是獨生子女,并不意味著獨生子女都是性格自我。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性格除了天生氣質(zhì)外,其他都是和養(yǎng)育人有很大的聯(lián)系,從小怎么被對待,如何被教育,這些才是關鍵因素,和是否有兄弟姐妹并沒有太多直接聯(lián)系。我見過獨生子女很懂事的,我也見過有兄弟姐妹但也很熊的,這個鍋“獨生子女“不背。
相關性和因果性的區(qū)別
撇開這些外界干擾因素后,我們不妨再想想影響自己的因素。從我角度,我是從這幾個緯度來看待的,我們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的未來發(fā)展、我們的財務情況、我們的心。
我每次做很多重大決定時,都會去想象一下未來五年對我的影響,然后看看我是否可以接受?我是否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愿意甘之若飴?
我們的生活狀態(tài)
孩子的出生對于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態(tài)有著巨大的改變,首先需要保證父母的狀態(tài)調(diào)整好了,大寶的狀態(tài)也是穩(wěn)定的,這是前提。同時,經(jīng)歷過頭胎,每個媽媽應該都會深刻認識到,育兒道路上的支持系統(tǒng)太重要了。
我指的“支持體系”不一定非要像有些文章里說的,必需有個給力的老人才能要二胎。每個人真正覺得被支持的點是不同的。比如我,當年決定要做全職媽媽之前,我想象過,盡管我再愛再愛我的女兒,我肯定無法做到24/7一直和她黏在一起。很多“老”朋友一定記得我曾經(jīng)分享過,我當時和老公提過一個要求就是,全職媽媽也是一份工作,我會展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但同時我也需要一年兩次的年假,這是讓我覺得被支持的點。
心累比身體累更磨人,生二胎之前要考慮一下,你覺得被支持的點是什么?你的丈夫或者家庭在頭胎時給予了嗎,之后還會繼續(xù)給予嗎?
我們的未來發(fā)展
這又是一個老話重提了,任何的決定都不該有“犧牲”的感覺。我見過很多家庭之前老大是長輩帶,但因為有了老二后,老人家太累了。而很現(xiàn)實的,老二出生必定多了很多花費,很多家庭不能有自由可以多找一個保姆,于是很多媽媽就選擇做全職媽媽了。
每個人的成就感來源是不同的,而一個人的幸福感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個感覺。有的人會因為自己被孩子需要而動力滿滿,但也有很多人就是雙休日都盼著去上班。這沒有對錯,是每個人的不同。但我們在計劃二胎時,需要把自己這一點考慮進去。
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未來三年,真的萬不得已,你需要不工作,每天在家和一個小生命混屎尿屁,你的感覺如何?
我們的心
財務這塊我就不展開說了,盡管我也同意所謂“富養(yǎng)”一定不僅僅是靠錢養(yǎng),但經(jīng)濟一定是上層建筑的保障,養(yǎng)孩子一定是費錢的。這是每個家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我們的心”這一點是我最想談的。二胎到底要不要,其實真的想的都已經(jīng)生了或者在備孕了;真的不想的,也完全不會打開這篇文章看。之所以有那么一批總在猶豫糾結的人,其實心里就是有個結,讓我們不敢輕易作出這個“Yes or No”的決定。
但很多時候,心結都是因為我們被太多外界因素所束縛了,而忘記怎么去了解內(nèi)心真正所想。如果上面這些所說的都無法幫助你做決定的話,不妨問問自己,“如果不考慮那么多現(xiàn)實因素,我們真的想要老二嗎?”
我問過我自己,也和老公討論過,目前階段我們不想要了。以后呢?我們不確定,但唯一確定的是,當我們想要的時候,我們一定是準備好的。即使你們告訴我,那時我是高齡產(chǎn)婦了,那時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太大,但沒有什么比“我們想要,我們準備好”更重要的。
只要有這點,什么時候要二胎,都不是問題,因為準備好,我們就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底氣,就像我們帶一胎時的承諾一樣。
曾經(jīng)分享過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養(yǎng)育重點之一就是對自己負責(學齡前完成這三件事,遠比認識多少字,會多少算數(shù)重要!),很多孩子因為從小不被賦予自己做選擇的權利,也就學不會負責。
將自己想做的事,一一實現(xiàn);對自己不想做的事,堅定說不。選擇自己愛的事情,同時也能愛自己所選擇的決定,這樣才能擔得起“負責”兩字。這點對孩子重要,對我們同樣也重要。
學會離這個世界遠一點,我們才能離自己的心近一點。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