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wǎng)上有人說玩具對寶寶也是有傷害的,但是,玩具在寶寶生活中不可或缺。選對了玩具,能幫助寶寶提高動手能力,但如果選錯了玩具,浪費錢是小事,暗藏風險的玩具還很有可能變成寶寶的「奪命玩伴」。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危險的玩具,家里如果有這幾種玩具,一定要多留心!
磁力組玩具,誤食會致命
8 月底,山東一名 15 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吞下了 6 顆磁珠,導致多處腸穿孔,兩次手術后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7月3日,溫州一名 4 歲女孩將磁力珠當作巧克力豆誤吞。16 顆磁力珠在磁性的作用下吸成一串「手鏈」,導致孩子小腸穿孔。
這些「磁力珠」別名「巴克球」,是近幾年特別流行的玩具。在某寶上的賣的很火,月銷售量很大。
「小孩子很喜歡可以組合形狀」,「巴克球」看起來很有趣,但對于寶寶著實有著「致命的隱患」。
今年 6 月份,AAP(美國兒科學會)就發(fā)布了一條警告:不要在家里存放高性能磁力組玩具。
這種玩具如果不小心被吞咽,它們會穿過人體組織互相吸在一起,而牽拉的力量足夠?qū)е挛改c道穿孔或阻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血液中毒或死亡。
而最可怕的是,每套里的磁珠有上百顆,寶寶不小心吞下一顆,家長也不容易發(fā)現(xiàn)。
丁香媽媽提醒,除了「巴克球」,其他的體積小的玩具和物件,爸爸媽媽也要警惕。
所有直徑小于 1.25 英寸(3.175 厘米),長度小于 2.25 英寸(3.175 厘米)的物件,都不應該讓 3 歲以下的寶寶拿到,以防誤吞。
另外,家長們還要排查家里大件玩具的零部件是否松動,以免脫落后被寶寶吞下。
氫氣球,碰明火就爆炸
寶寶們看到街上抓著一把五顏六色氫氣球售賣的小販,立馬就邁不動腿了。
這些看似美好的氫氣球,其實可能是「行走中的炸彈」。
市面上用來制作氣球的氣體主要有兩種:氫氣和氦氣。
氫氣的燃點低,碰到明火就有爆炸的風險。衣服摩擦產(chǎn)生的靜電、煙蒂的火星等只要超過氫氣最小燃點的能量,都有可能引起氣球爆炸。
用氦氣充氣球就不會這樣的危險,但氦氣的成本比用氫氣球高 30 %~50%,因此氫氣氣球依然在市面上泛濫。家長一般無法判斷里面是氦氣還是氫氣。
所以看到賣氣球,無論孩子多喜歡,還是忍痛把孩子「帶離現(xiàn)場」吧。
帶繩子的玩具,有纏繞窒息風險
帶繩子的玩具最典型要數(shù)溜溜球,繩子長,很容就纏在寶寶的手指或脖子上,容易導致寶寶指端缺血壞死,纏在氣管處則有窒息風險。
去年 11 月,加拿大衛(wèi)生部宣布對一款中國產(chǎn)的溜溜球?qū)嵤┳栽感哉倩兀⒔ㄗh消費者立即停止使用該產(chǎn)品并避免兒童接觸。
這類帶有繩子的物品,媽媽們要及時排查,包括玩具、衣物,甚至是窗簾繩,如果繩子的長度超過了寶寶頸部的周長,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激光筆,易造成視力傷害
很多大一些的孩子喜歡玩激光筆,激光筆發(fā)出光線可以照射到老遠地方的玩具,「科技感十足」。
激光筆看起來一小支,傷起人來也是很厲害,隨便搜搜,因為玩激光筆而灼傷眼睛、甚至導致永久性視力傷害的新聞層出不窮。
2014年3月,國家質(zhì)檢總局發(fā)布《激光筆、兒童激光槍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風險警示和消費提示》,其中提到不宜為兒童購買激光筆作為玩具使用,操作時應避免照射眼睛、皮膚以及衣服等地方。
激光筆的熱效應會傷害孩子的眼睛和皮膚,如果產(chǎn)品的質(zhì)量不過關或者使用不當,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玩具再好,也比不過爸爸媽媽的陪伴,高質(zhì)量的陪玩,不僅讓親子關系更親密,也能通過游戲,提升寶寶的情商和智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