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意外受傷,很多父母自責,但是自責沒用,更多是要接受深刻的教訓好好反省自己,作為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安全意識。
昨晚看新聞,某市又出現(xiàn)電梯“吃小孩”的情況。
這些年,這種兒童意外傷害屢見不鮮,今天孩子坐在熱水里了,明天又有孩子卡在護欄上了。一樁樁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讓人聽了咂舌、膽顫。
難道就沒有好的規(guī)避方法嗎?
其實,主要責任還是在家長,家長的安全意識不強,就很容易造成嬰幼兒的傷害。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要注意,危險的東西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像熱水壺一類可能會帶給孩子傷害的物品更要擱置妥當。家長養(yǎng)成好習慣,就算孩子大點了,淘氣的時候,危險系數(shù)也會相應減少。
對于嬰兒,要謹防寶寶爬出小床,造成摔傷。
同時,還要留意,不要把玩具給孩子玩,自己就萬事大吉了,小的玩具,孩子會放在嘴里,甚至造成窒息,大的玩具不及時取回,擱到身體軟軟的寶寶也不太好玩。
除此,日常生活里,家長還要掌握一些危險急救常識。
比如,一旦出現(xiàn)兒童輕度燒傷,家長一定要用流動的冷水澆淋孩子燒傷的部位,直至疼痛減輕為止。之后,用干凈的薄膜蓋在燒傷處,及時就醫(yī)。
涉及到重度燒傷時,一定要將孩子受傷部分置于冷水中,至少十分鐘,但切記不是全身浸泡,防止孩子體溫過低。
冷卻傷口同時處理到孩子傷口周圍的衣物等一切雜物,盡量避免用手接觸傷口。然后覆蓋,及時就醫(yī)。
例如這樣的常識,家長起碼要懂得一些基本的處理手法和原理,防護和初步救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愛護下健康成長。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