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長還對兒童乘坐電梯發(fā)生意外的報道還歷歷在目,知秀網(wǎng)小編提醒爸爸媽媽一定要對孩子做足安全教育,以免發(fā)生意外。以下,知秀網(wǎng)小編告訴你兒童該如何安全乘坐電梯!
有報道稱重慶一名7歲的小女孩搭乘的商場扶梯時發(fā)生了意外,電梯將孩子的三根腳趾“咬”斷了。電梯安全事故頻發(fā)。
“咬”人的商場扶梯
5月18日,一名年僅一歲半的女童,在搭乘電梯下樓時被扶手電梯夾斷了左腳。從視頻錄像可以看到,孩子出現(xiàn)意外,和家長的疏忽密不可分。如果家長能夠照看好孩子,也許意外就不會發(fā)生了。
5月19日,7歲的女孩和媽媽在搭乘商場扶梯時,右腳不慎被卷入扶梯與地面的縫隙,涼鞋已經(jīng)變形,腳趾斷了3根,鮮血直流。這個意外是怎么發(fā)生的呢?
商場調出了事故視頻,在視頻中,這兩母女竟然沿著下行扶梯往上走,并且兩人都在四處張望,沒有留意腳下的情況??吹揭曨l后,媽媽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女兒受傷感到十分自責。逆“梯”而行,這又是一次可以避免的意外!
曾經(jīng)在北京的西單商場發(fā)生過這樣的慘?。耗型瘜㈩^伸出扶梯,結果被夾在五、六層扶梯夾角中。
如果安全教育到位,這些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防患未然 有些意外可以避免
排除扶梯突然逆行的情況,孩子就沒有意外發(fā)生了嗎?讓人痛心的是,有些完全可以避免的意外卻因為孩子和爸爸媽媽缺少安全意識而釀成。
我們該告訴孩子怎么做
1. 要和大人一起搭乘扶梯,同時要站在扶梯的安全線內,并扶好扶手。
2. 不能在扶梯上打鬧、蹦跳,更不能逆向在電梯上奔跑。否則容易摔倒,繼而引發(fā)意外。
3. 不能將頭部、四肢伸出扶手裝置以外。
4. 不要坐在扶手電梯的階梯上。
5. 不要停留在扶梯的上下口,以免人群擁擠造成傷害。
6. 不要用腳去蹭扶梯邊緣“毛毛”的圍裙板,以免鞋帶或褲邊等卷入縫隙,就會將腳也帶進去。
家長該怎么做
1. 爸爸媽媽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讓寶寶單獨坐電梯。日常要向孩子灌輸安全乘梯知識。
2. 如果孩子還小,需要抱著搭扶梯,爸爸媽媽要考慮寶寶的高度,避免寶寶頭部撞到其他物體上。
3. 如果孩子不慎將物品掉在行走著的扶梯上,千萬不要讓寶寶撿,以免夾住寶寶手指。
4. 上電梯時讓寶寶先上,爸爸媽媽在后面保護。下電梯時,看好時機提醒寶寶邁腿。
扶梯逆行該怎么辦?
基本安全教育做得十足,也不能保證扶梯本身不會出現(xiàn)問題。扶梯突然逆行的情況并不鮮見,這樣的事故當真發(fā)生了,該如避險?
扶梯逆行時該怎么辦
1. 先冷靜下來,不要推擠。
2. 請盡力保持身體重心,然后轉身面向電梯級運行的方向。
3. 留心鞋帶、背包帶、衣服上的飾品等,以免被電梯的階梯縫隙等部位掛住。這樣,才能將受傷的情況降到最低。
如果有小朋友同行,家長也要留意孩子的衣物及手腳,并帶著孩子迅速轉身以免重心不穩(wěn)而摔倒。在電梯上人多的情況,護好你的孩子,避免推擠引發(fā)的踩踏事故。
延伸:垂直電梯搭乘的安全事項
除了商場里的扶梯,日常接觸更多的是垂直升降的電梯,那么搭乘垂直電梯有哪些安全事項呢?爸爸媽媽們都注意到了嗎?
1. 按電梯按鈕時需要家長的指引,爸爸媽媽要告訴孩子應急按鈕的作用,以及什么情況可以按、什么情況下不能亂按。
2. 進出電梯前要先看清情況。垂直升降梯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轎廂還未到樓層電梯門就開啟了,這時候若不看情況就邁出進出電梯,很容易釀成悲劇。
3. 不要背靠電梯門站立,以免開門時出現(xiàn)意外。
4. 不要在轎廂內蹦跳。
5. 進出電梯時不要拖延時間,也不要在電梯門前伸手伸腳、探頭探腦,以免被電梯門夾傷。
6. 電梯運行過程中不要拍打電梯門更不要用手去扒電梯門。
7. 不要用任何物品阻止電梯門關閉。
以上幾點,不僅需要爸爸媽媽做到,也需要爸爸媽媽告訴孩子,讓孩子也注意做到。
延伸:垂直電梯故障 如何避免意外
電梯停運、突然升降和轎廂錯位開門是垂直電梯最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在這些故障發(fā)生時,該如何做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呢?爸爸媽媽需要注意,孩子也需要學習。
1. 被困轎廂內的人要保持冷靜、不要慌亂,這時候可以通過轎廂內的警鈴、對講機等設備與工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
2. 不要撬砸電梯轎廂門,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電梯轎廂外,更不可模仿電影中的情節(jié)攀爬電梯天花板。
3. 如果電梯出現(xiàn)突然下墜,迅速按亮電梯內所有的樓層按鈕,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xù)下墜。
4. 突然下墜時,轎廂內的乘客應當將背部和頭部應緊貼墻壁,身體呈半蹲姿勢,以減輕突然下墜給身體造成的沖擊力。若轎廂內人較多,無法貼緊墻壁也應當雙手抱頭保持半蹲姿勢。此時切記不可靠門。有小孩時要把小孩抱在懷里。
5. 若轎廂內的被困人員感到胸悶不適,可讓其靠近通風口或門縫位置,以便透氣。
6. 對于轎廂未到位就開門,搭乘的人沒仔細看就踩空了的情況,則需要搭乘電梯的人多留心情況,出入電梯前先看清情況。
對于自家居住的小區(qū),爸爸媽媽也應該留意電梯檢修、維護和保養(yǎng)的情況,督促物業(yè)及相關部門為自己及孩子的出入排除安全隱患。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