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訪稿一
小記者們:老師,您好!打擾一下,我們是《瀏陽日報》的小記者,能問您幾個問題嗎?
老師:嗯,當然可以。
小記者們:您對新文學校的印象如何?
老師:哦,這里很漂亮,有紅花,綠草,還有很多蔥蘢的大樹,而且校園垃圾也很少,校園很安靜。
小記者們:呵呵,謝謝,那老師你對我們新文學子印象如何?
老師:呵呵,學生們很熱情,英語口語也很棒,還很有禮貌。
小記者們:你覺得學習英語應該用什么方法才能學好呢?
老師:對于學習英語這門學科,我覺得應該多讀課文,多記語法,多寫文章,還有多默單詞。
小記者們:那您有什么好方法快速記憶單詞嗎?
老師:我想,首先是上課認真聽講,接著就是在早晨多加朗讀,英語單詞自然而然就記得滾瓜爛熟了。
小記者們:謝謝老師 接受我們的采訪,再見!
老師:不用謝,再見!
2.采訪稿二
記:“我們學校的花草樹木很多,尤其是小草隨處可見,你覺得小草有什么作用呢?”
同:“小草的作用可多了,最主要就是起到美化環(huán)境,來裝扮校園,凈化空氣?!?/p>
記:“小草雖然為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可還是有同學會對小草視而不見。你見過哪些不文明的行為呢?”
同:“高年級同學打藍球掉到草地就不顧一切地沖進去拿,還有同學為了操近道從草地上橫穿過去?!?/p>
記:“這樣的事啊多不勝舉,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愛護這默默無聞的小草!”
是啊!當同學們毫無顧忌的踩上草坪的時侯,是否聽見了小草的哭泣?小草微微笑,過路繞一繞。讓我們告別陋習,一起愛護我們的小草,愛護我們的校園,不要讓小草再哭泣。
3.采訪稿三
10月19日上午,“第六屆偉星社區(qū)運動會”如期在安徽師范大學舉行。我隨小記者工作室的老師和幾位同學接受了會場實地釆訪任務(wù)。第一次當記者釆訪,我的心情既緊張又激動。
會場上鮮艷的彩旗、氣球與藍天、白云輝映,十幾支參賽隊伍服裝整齊、精神抖擻。我今天的釆訪對象是裁判員。我調(diào)整了一下緊張的情緒,將反復練習過的開場白又練習了幾遍,來到裁判員跟前。
小記者:您好,我是《大江晚報》的小記者祝嘉譽??梢源驍_你一下嗎?
小記者: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您對本次運動會有什么看法?
裁判員:這次運動會準備充分,設(shè)施也非常完善,我們裁判員全程參與了運動會的籌備工作。我相這次運動會一定辦好!
小記者:這次運動會與前幾屆相比有什么不同?
裁判員:這次運動會規(guī)模很大,增加了以前沒有的項目。如廣場舞,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小記者:您對參加本次運動會的運動員有什么好的建議?
裁判員:希望運動員在比賽前做熱身,以免肌由拉傷。
小記者:您做為裁判員,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裁判員:我們會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歡迎所有參賽者、觀眾及你們這些小記者監(jiān)督!
小記者:如何處理比賽中搶跑等違規(guī)現(xiàn)象?
裁判員:如果有人搶跑,立刻給予犯規(guī)處理,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他的參賽資格。
小記者:參與這次運動會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裁判員:我很榮幸這次能夠當裁判員,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能讓更多的人參加到全面健身的活動中來。
小記者:您有什么祝福的話送給運動員?
裁判員:希望運動員在比賽中充分發(fā)揮,取得好成績!
小記者:謝謝您接受我的采訪,那我不打擾您工作了!再見!
通過本次的小記者采訪活動,我相信在全體運動員和裁判員的共同努力下,“第六屆偉星社區(qū)運動會”一定會圓滿成功,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運動!
4.采訪稿四
時光:1999年8月21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此刻你是采訪者,我是被采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里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閑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里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閑書。有一回上數(shù)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jié)果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爸爸明白這件事后,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但是他不讓看閑書。怎樣辦呢?我放學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閑書。我看的閑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閑書的,為什么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就應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以前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shù)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shù)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必須要學好數(shù)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yǎng)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就應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么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必須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fā)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guān)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推薦,就應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里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