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家娃忽然進入了“性別敏感期”,每天都是各種關于男生女生的問題:
“媽媽你是男生還是女生?爸爸是男生還是女生?”
“男生能哭么?男生壞不壞?”
“女孩是不是長頭發(fā)?女孩有沒有小丁?。俊?p>“媽媽肚子怎么變小了?弟弟怎么出來的?。俊?p>面對密集的十萬個為什么的轟炸,我忽然覺得,恩,好像應該給孩子講一點關于性別認知等方面的知識了。
每個孩子大概都會有這個階段,軒轅算是開竅比較晚的,多數(shù)的孩子在3-6歲時期就會意識到男生女生的不同,繼而引發(fā)好奇,而這個階段的引導,對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
我們這一代人小的時候,家長基本完全沒有性教育的觀念(其實現(xiàn)在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家長有)。
中國人“談性色變”“羞于啟齒”是文化上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在作祟,而對于孩子的好奇心,要么躲躲閃閃,要么粗暴打斷,我們獲得相關知識的來源極其匱乏,是結合了三姑六婆的八卦、電視劇的遮遮掩掩、小說里的欲說還休(再直接一點的就是男生手里的小黃書和小片)等各種不正規(guī)的途徑拼湊而來的扭曲信息,連初中時候生物課上僅有的兩節(jié)“生理衛(wèi)生課”都被老師以自習的方式略過。
所以我們從小就會覺得“性”是一件隱晦的,骯臟的,羞恥的,低賤的事情。
即使到了成年之后,我們已經全面了解了相關的知識,但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依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將這方面的知識正面的傳達給孩子。
既然自己掌握不好方式方法,那么就采用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吧:看書!
給娃買回來了蒲蒲蘭的《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又捎帶買了一套東方少兒性教育繪本《我寶貴的身體》。
這兩套書都特別好,個人感覺蒲蒲蘭系列的書更低幼易懂一些,三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看了,東方少兒系列的適合5歲左右的孩子。
但是在給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在讀的時候就很難做到面不改色坦然大方,在給孩子講卡梅拉、彼得兔的時候,我可以繪聲繪色慢慢描述,但在講到某些人體器官和小寶寶的出生過程,精子和卵子的相遇等知識的時候,我會緊張,會不自在,會看小哈的反應,觀察孩子的表情,會覺得自己的聲音是不是有點大……
我跟小哈說:“為什么我不能像講《動物世界》一樣,把這些知識很正面很清晰的表達出來呢?”
小哈說:“因為你本身對這個事情就沒有脫敏?!?p>一語中的。
其實不僅僅是我,有幾個人能做到對性脫敏呢?我們的電視上可以循環(huán)播放無痛人流的廣告卻不允許宣傳安全套,性學教授在大學演講能被人潑臟水趕下臺,一個團隊辛苦多年編著的性教育讀本沒幾天就被家長舉報被大V嘲笑不得不召回,甚至包括今天,我們?yōu)槭裁丛谟懻撔越逃?,而不討論英語教育數(shù)學教育,就是因為全社會對它的敏感,我們意識到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們本身,甚至都還是缺課多年急需成長的學生。
一個問題:“孩子在路邊看到兩只小狗疊在一起,問我他們在干嘛?我該如何回答?”
這是一個畫面感特別強的問題,我瞬間就想到孩子問我時好奇的小眼神,也想起我小的時候似乎也問過家長同樣的問題,忘了當時爸媽是怎么回答,好像是告訴我一邊去,忙著呢……而如果我的孩子再問我,我該如何回答:
“他們在做游戲?”
“他們在打架?”
“他們在結婚,結婚以后就可以生小狗狗了”
“春天來了,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又到了一年一度動物發(fā)情的季節(jié)……”
你會不會有同樣的困惑?哪怕我們不欺瞞孩子,明確的告訴他這是動物繁衍后代的一種行為,一種儀式,通過這個儀式之后狗狗就可以生小狗狗了。這樣的回答會不會引發(fā)更多的疑問,會不會孩子去好奇去模仿?會不會讓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有一些不合適的言論或者行為?如同小哈的疑問:“你要不要這么早告訴孩子這些,當別人都不懂的時候他懂,他會不會成為小伙伴中的異類?”
這樣的糾結在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過程中最常出現(xiàn)的情緒,可是這樣的情緒背后,恰恰是我們本身獲得的教育信息不足引發(fā)的惡果。如果我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正視性教育。
我們不會覺得動物世界里說的交配這個詞語和其他詞語有什么不同,我們不會將身體的某些器官區(qū)別看待,我們不會對提及某些事情時覺得羞恥覺得不安,我們遵從社會環(huán)境的風氣和規(guī)則,可是我們要不要讓孩子繼續(xù)懵懂和謬誤下去?
那么多的兒童性侵案,被侵害的孩子連發(fā)生了什么事都茫然無知;
那么多的青春期孩子莽撞的發(fā)生性關系,貿然的去黑醫(yī)院做人流導致終身不育;
那么多的成人連婚后如何與配偶交流夫妻生活感受都做不到,引發(fā)家庭破裂;
我們,要讓孩子成為其中不幸的一員么?
性教育,不僅僅是為了避免孩子遭受侵害,更是讓孩子珍愛自己,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所必須去做的一件事。
這也是我們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一件事,先把自己落下的一課補起來,和孩子一起去學習,正視性別的差異,珍愛我們的身體,分享我們的感受,你的自信大方與坦然會感染孩子,讓他對性有正確的認知,這會影響他的一生。
關于性教育的幾個常見的問題,三寶媽來說一下自己的理解,我不是這方面的教育專家,也僅僅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參與進來,共同分享進步:
1、何時開始性教育?
我家軒轅對性別的認知比較晚,今年六歲了才開始對男孩女孩好奇,所以我們等于是今年才開始正視孩子這個問題,但正常的孩子在三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了解到男孩女孩的差異,因此個人感覺在孩子針對性別認知產生疑問的時候就適時引入性教育,根據(jù)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由淺入深的進行知識的灌輸。但也有專家認為,性教育應該從出生后嬰兒的口欲期就開始,引導孩子喜愛自己的身體,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但感覺這個概念有點泛化,所以我們還是針對標準意義上的性教育來討論吧~)
2、關于性教育的尺度?
尺度的方面跟孩子的年齡正相關,根據(jù)孩子的理解能力來,不必非得一次到位的進行教育,比如孩子很小的時候問“我是從哪里來的?”完全就可以告訴他他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剖腹產的媽媽還可以給孩子看看肚子上的疤痕,告訴他他是如何在媽媽肚子里住了十個月,一點一點的長大,最后被醫(yī)生從媽媽肚子里取出來的。
當孩子再大一點,對于自己如何進入媽媽的肚子好奇的時候,再進一步進行講解。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尷尬,不回避,坦然大方的態(tài)度是教育的關鍵,也是家長傳遞給孩子的正面信息。(這個方面很多家長給了我很多很好的靈感,我家阿姨說她在告訴孩子男女差別的時候是從XY染色體開始講的,結果孩子以后跟別的小朋友講的時候也是一臉小學究特高深的表情,非??峁?
3、如何保護孩子免受侵害?
家長應該從小針對孩子的隱私意識進行培養(yǎng),比如去廁所要關門,換衣服要拉窗簾,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每次出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光著小PP我就特別崩潰,好想嘮叨一萬遍!),不能讓別人觸碰隱私部位, 當孩子5-6歲的時候開始和家長分房間睡,鼓勵孩子與家長多溝通,當孩子對某個親屬或者朋友表示抗拒的時候,不勉強孩子去親近……
4、當自己掌握不好表述方式的時候怎么辦?
前文也說過,其實在性教育方面,我們也都是學生,很多時候面對小孩子忽然冒出的問題也會一臉黑線加問號,這種時刻就讓我們求助于專業(yè)的書籍和視頻資料吧,給孩子看優(yōu)秀的性教育啟蒙繪本,帶著孩子一起看看動物世界,生命起源等科教影片,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切忌不要信口雌黃,也別敷衍“你長大就知道了”這樣的話,好奇心是孩子認識世界的觸角,只要能傳遞給孩子正確的信息這份好奇就會收回,而遮遮掩掩才會讓孩子的觸角探向錯誤的地方求知。
有時會很慶幸,自家是三個男孩子,這方面的擔憂會少一點點,但是每一個做家長的,都不應該在孩子的性教育中缺席,否則等待孩子的社會教育,會嚴苛的多,且不保證正確……育兒的過程,其實也是對自己成長的歷程查漏補缺,愿我們共同成長……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