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長沙王吳芮。
熟悉西漢初年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漢高祖劉邦登基便著手消滅異姓諸侯王,西漢初年分封的異姓諸侯王幾乎全滅。說“幾乎全滅”是因為有一個異姓諸侯王神奇地在劉邦手下幸存了,他就是長沙王吳芮。那么吳芮為什么能成為劉邦手下唯一幸存的異姓諸侯王呢?
吳芮在秦朝出任鄱邑(今江西省鄱陽縣)令。陳勝、吳廣起義之后,吳芮是第一個起兵響應(yīng)的反秦軍首領(lǐng),后來又跟隨項羽。秦朝滅亡后,吳芮被項羽封為衡山王。楚漢之爭時,吳芮選擇支持劉邦。劉邦登基之后,吳芮被封為長沙王,是西漢初年的七個異姓諸侯王之一。
劉邦消滅異姓諸侯王的原因主要有四個:第一個是異姓諸侯王在封地上基本都是獨立王國,不利于西漢的大一統(tǒng);第二個是異姓諸侯王對劉邦的忠誠度較低,劉邦不信任他們;第三個是異姓諸侯王控制了大多富庶的土地;第四個是異姓諸侯王的威脅當時已經(jīng)大于好處。
吳芮雖然是異姓諸侯王,但他卻主動地交出了自己的獨立統(tǒng)治權(quán),將封地和大部分軍隊都交給劉邦(后為呂雉)的親屬和任命的官員。以至于長沙王吳芮的獨立性甚至都比不上劉姓諸侯王。再加上吳芮去世于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只當了一年的長沙王,時間太短了。
除了獨立性弱之外,長沙國當時基本都是未開發(fā)的貧瘠地區(qū),漢朝中央的常備軍都是長沙國總?cè)丝诘暮脦妆?。而吳芮低調(diào)行事,想盡辦法向劉邦表示自己并無威脅,最后劉邦都評價吳芮是:“長沙王忠,其定著令”。而吳芮的低調(diào)行事也被之后幾代長沙國吳姓諸侯王繼承。
除了劉邦分封的諸侯王之外,西漢南方當時還有趙佗的南越國。而吳芮的長沙國正好位于南越國與漢朝直轄郡縣之間,起到了緩沖屏障的作用。對于漢朝中央來說,保留長沙國的好處大于長沙國繼續(xù)存在的威脅。吳芮的長沙國共傳了五代諸侯王,最后因為絕嗣才被廢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