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魏無忌為何會郁郁而終?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魏無忌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第五任國君魏昭王之子,第六任國君魏安釐王之弟,魏安釐王二年(前276),安釐王封魏無忌于信陵,因此魏無忌也被稱為信陵君。當時,戰(zhàn)國四公子美名遠揚,“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彪m然魏無忌兩次率領(lǐng)合縱聯(lián)軍擊敗了能夠席卷天下的強秦,但他還是沒能逆轉(zhuǎn)魏國和其他諸侯國們被秦所滅,自己也郁郁而終,這是為什么呢?
一、禮賢下士,君王猜忌
從魏惠王開始,經(jīng)過魏襄王、魏昭王的折騰,魏國早已不是鄰居秦國的對手,甚至在魏昭王十三年(前283),秦國的兵鋒已經(jīng)指到了魏國國都大梁。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魏國出了魏無忌這位人才,“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前來拜在魏無忌門下的士人門客越來越多,最高峰時達到了三千人。賢明遠揚的魏無忌顯然成為了魏國第一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各諸侯國連續(xù)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已經(jīng)是日薄西山的魏國,但這一切都引發(fā)了魏安釐王的不安。
話劇《虎符》
魏安釐王所掌控的魏國早已不是魏文侯、魏文侯時期能夠稱霸天下的大國了,因為數(shù)年的戰(zhàn)爭和割地賠款,魏國不僅淪為任秦宰割的三流諸侯國,就連國都大梁都不再安全。這不,魏安釐王在位僅三年,秦相國魏冉就再次率軍包圍大梁,魏王不得不向父親和祖父一樣割地求和。外有強秦侵擾,內(nèi)有魏無忌這個最大“隱患”,魏無忌越是表現(xiàn)得賢明才高,就越讓魏安釐王忌憚,尤其是當?shù)弥簾o忌有門客可以刺探趙王的所思所想后,就越發(fā)擔憂自己的王位被奪,“是後魏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任公子以國政?!?/p>
二、竊符救趙,深居避禍
在長平之戰(zhàn)中,趙國慘敗,精銳損失殆盡不說,也使得諸侯們再無力阻擋秦國統(tǒng)一的步伐。秦昭王五十年(前257),秦軍包圍了趙國國都邯鄲,趙國無力抵抗。因為自己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于是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數(shù)次寫信給魏安釐王和魏無忌求援,而害怕強秦兵鋒再度威脅自己的魏安釐王始終不肯答應(yīng),只是派將軍晉鄙領(lǐng)兵十萬,在邊境觀望局勢。魏無忌擔心姐姐的安危,而且趙國若亡,魏國就真的能夠幸免嗎?“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門客侯嬴阻止了魏無忌“羊入虎口”的荒唐行為,并為他謀劃竊取魏國的兵符。
在侯嬴和魏王的寵妃如姬的幫助下,魏無忌成功得到了兵符后,假稱安釐王的命令自己代替將軍晉鄙。雖然兵符驗證無誤,但晉鄙還是覺得不對,正要拒絕時,就被魏無忌另一個門客朱亥所殺,魏無忌因此掌握邊境重兵的兵權(quán)。臨行前,魏無忌下令:“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得八萬精兵效死力,遂解了邯鄲之圍。趙孝成王與平原君趙勝親自到郊界來迎接魏無忌,感謝他挽救了趙國,甚至趙孝成王還想拿出五座城送給他作為封地,“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p>
對于趙王和趙國人民而言,魏無忌是拯救了他們的英雄,但對魏國來說,“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魏無忌的所作所為則是叛變,于是乎魏無忌收起了心中的驕傲,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趙國中越發(fā)低調(diào),廣受世人好評。在趙國待了十幾年,因為賢明有德,魏無忌不僅“拐”走了趙勝,還得到天下士人的來訪投效。在認識到魏無忌的大才后,魏安釐王也不放心其留在趙國,愿意既往不咎,還把信陵邑又奉還給,但魏無忌仍沒有回魏國的打算。
三、國難當頭,雪藏公子
在得知壞了自己好事的魏無忌躲到趙國后,恢復(fù)元氣的秦國便日夜不停地進攻魏國,“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眹y當頭,魏安釐王與魏無忌冰釋前嫌,兩人再見面時相擁而泣,為了表達自己的信任,魏安釐王以上將軍印授予魏無忌,任命他為魏國最高統(tǒng)帥。在得知魏國告急,魏無忌回到魏國后,各國紛紛派出援軍。魏無忌挾六國聯(lián)軍之威,大破蒙驁,“逐秦軍至函谷關(guān),抑秦兵,秦兵不敢出”,魏無忌一時間威震天下。
眼看魏國危機解除,魏安釐王又開始懷疑魏無忌有篡位之心,尤其是當他聽說秦國使者來到魏國境內(nèi)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于是決定臨陣換將,剝奪了魏無忌的兵權(quán),也讓最后一次合縱攻秦宣告失敗。心灰意冷的魏無忌沒有接受其他國君的好意,而是回到了魏國,也不再熱心朝政和魏國的未來,每次朝會都稱病,“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沉溺酒色四年后,魏無忌竟然就這么醉死了,魏國失去了最后一根支柱,最終被卷土重來的秦國攻滅。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救趙復(fù)存魏,英威天下聞”,這位禮賢下士,翩翩風度的魏國公子,趙國愛之,列國重之,秦國懼之,也就只有魏安釐王有眼無珠,在生死存亡之際才想起自己還有個親弟弟在趙國,而因為忌憚人才兩次雪藏魏無忌,失去東山再起的機會不說,在他和魏無忌同年病死后,僅過了十八年,魏國就成為了秦滅六國中第三個被滅的國家。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