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倭人傳》記載:“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shè),常有人持兵守衛(wèi)。”
卑彌呼為女王,有道術(shù),能夫人,沒有夫婿,有弟弟幫治國,但是卑彌呼幾乎從不現(xiàn)身人前,日常起居有千名婢女服,居所由大量的士兵嚴格把守。實行“姬彥制”,既政教分離的雙重統(tǒng)治,女王為最高領(lǐng)袖,同時也是太陽女祭司(天照大神另一個名字“大日孁貴神”意為太陽神女祭司,就出于此),實權(quán)則由其弟掌握。
又有:“卑彌呼以死,大作冢,徑百馀步,徇葬者奴婢百馀人。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當時殺千馀人。復(fù)立卑彌呼宗女壹與,年十三為王,國中遂定。”
雖然號稱女王,但是卑彌呼很少現(xiàn)身,治理國家則由她的弟弟來負責。卑彌呼死后,國家大亂,直到復(fù)立年輕的臺與為女王,才恢復(fù)了和平。
記紀,即《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是記載古代日本史的最早歷史書籍,《古事記》奉于元明天皇,《日本書紀》奉于元正天皇,雖然《古事記》比《日本書紀》獻給天皇的時間要早一些,在歷史書有文學性的價值及很高的評價,但《古事記》存在問題而被認為是偽書,也因此有認為《日本書紀》才是官方史記。
《古事記》前半部分幾乎是不斷描述各種神降生,降生方式與中國的神相差甚遠,而且名字十分難記,用假名看起來更是不知所云。在《古事記》,第一代:別天神(共五位,均無實際形體) ,第二代:神世七代(共十二位,代表著天地萬物的創(chuàng)造),其最后兩位是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