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三國前面我們說到諸葛亮南征和曹魏南征孫權的事情,其實在歷史之上諸葛亮南征與曹丕的第三次伐吳都是在公元225年發(fā)生的,并且都是在三月開始的,不過諸葛亮取得大勝,曹丕在失敗,并且在次年的五月病逝,這時候諸葛亮晚年之后最重要的宿敵,司馬懿也變成了曹魏的托孤大臣。
《三國演義》與歷史之上都有曹操告誡兒子曹丕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的事情,那么為何曹丕臨終前,還任命司馬懿為托孤大臣?
這里我們首先要說下司馬懿的家庭,司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比諸葛亮大兩歲,比曹丕大八歲。是河內(nèi)(今日河南北部一帶)名門、司馬家族的先祖出自高陽帝的兒子重黎。夏朝時,其家族有官為司馬。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賜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之爭時,司馬卬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nèi)。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司馬懿高祖司馬鈞為征西將軍、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俊為潁川太守、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歷任洛陽令、京兆尹、年老之后轉(zhuǎn)任為騎都尉,當初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他的上司就是司馬防,司馬防任命為曹操為洛陽北部尉,對曹操還有知遇之恩。司馬懿兄弟八個人被稱為司馬八達、可以說司馬一家在當時地位很高。屬于當?shù)氐拈T閥大族。
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征辟出仕。這樣東漢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tǒng)治了這些州郡。并且這些門閥大族是經(jīng)常與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lián)結、周旋。曹操、孫權、劉備都為了獲得這些門閥豪強的支持下過很大功夫,因此曹丕希望得到司馬家這樣的豪門勢力代表的支持、這樣曹丕不管是爭奪世子之位或者一統(tǒng)天下、自然可以減少麻煩,順風順水。
其次要聊一聊司馬懿的人生經(jīng)歷,司馬懿年少成名、建安六年(201年)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給后,成為劉備的軍師,在一年司馬懿被推薦為上計掾[yuàn](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說司馬懿的名聲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東漢政權已經(jīng)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閹宦之后,不想屈節(jié)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癥,身體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后,開始了對人才的籠絡,對于家世與名聲都有的司馬懿,曹操采用了強硬的手段,對前去找司馬懿的使者說,他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將他逮捕。司馬懿聽說后非常畏懼,只得就職。就這樣司馬懿成為文學掾。但在曹魏之中并不算顯赫之人,因此也沒有參加這一年的赤壁大戰(zhàn)。文學掾的司馬懿也錯過與周瑜、諸葛亮兩人斗智的機會。
曹操赤壁之戰(zhàn)失敗之后,開始采取穩(wěn)定內(nèi)部發(fā)展,唯才是舉擴大人才招募,司馬懿的才能也被曹操與性格也被曹操發(fā)現(xiàn),在曹操征討張魯、謀劃關羽的機會之中,司馬懿的奇策善謀也不斷展現(xiàn)出來。
其三,曹丕性格之上有很多與司馬懿性格類似的地方,曹操雄才大略,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絕,但同是曹操性格之上多疑,對于身邊的經(jīng)常猜疑,曹丕與司馬懿兩個人都屬于能隱藏自己的人,是玩陰謀手段的高手,兩個人自然能臭氣相投,越看越順眼,建立起很好的關系,并且為曹丕屢屢貢獻出計謀奇策,幫助曹丕,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zhàn)勝了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曹丕自然對幫助他取得勝利的司馬懿比較信任.因此當曹操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干預我們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并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后來,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馬氏父子三人相繼專嬗曹魏朝政。
當然小百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可能出在曹丕身上,司馬懿很有才能,不管是為曹丕出謀劃策還是為曹丕輔政平亂都顯示了出色的才能,并且司馬懿做事很認真,勤勤懇懇,一絲不茍?!扒谟诶袈?,夜以忘寢,不管是擔心曹操與曹丕的猜疑這樣做的,還是出于什么目的,這種做事認真的勁兒,肯定能得到曹丕的認可。并且曹丕作為曹魏新的君主與開國帝王,自認為雄才大略可能比不過乃父曹操,但自認為自己自信有能力駕馭司馬懿,曹丕與司馬懿來比較,曹丕一樣深通韜略、精于權術,身為君王,曹丕身邊又有曹真、曹休等宗親大臣掌兵輔政,自然用不著防備司馬懿。
曹丕三十九歲這年病重,為了曹魏政權的安定,命鎮(zhèn)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嗣主曹叡,可能曹丕他自己都不會想到,兩年之后曹休在與東吳石亭之戰(zhàn)中大敗,不久因背上毒瘡發(fā)作而去世。五年之后曹真力挫諸葛亮三次北伐后病重身亡,這才有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戰(zhàn)。11年后陳群離世,13年后曹叡病逝,這時候當初曹丕留下的輔政大臣就剩下司馬懿一人了,如果說曹休與曹真能壓制住司馬懿的話,那曹叡留下的輔政大臣,曹真兒子曹爽就完全不是司馬懿對手了,高平陵之變在誅殺曹爽之后,曹氏政權開始變成司馬氏專權,最終也司馬家取代。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