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了自己過上窮奢極華的生活,霍亂后宮可沒少干,世稱國賊卻行非國賊之事,所以輸了死了。而曹操有著宏圖大志,不想一輩子被人稱作曹阿瞞,宦官之后。他特別想凌駕于眾人之上俯視蒼生,這也就使得他既有國賊之名又有國賊之實。
董卓是個武夫,是大將軍何進詔令來洛陽殺十常侍的,董卓來洛陽后,十常侍們已經(jīng)殺了何進,而十常侍及其爪牙們也被袁紹殺光。按道理皇帝要下旨讓董卓哪里來的回那里去,然而皇帝年齡幼小,朝中大臣忙著分配何進,十常侍死后留下來的權力和利益。
董卓是把漢獻帝往溝里帶,而曹操則是救漢獻帝于饑荒之中,跟著曹操漢獻帝才開始能吃飽飯,雖然是個傀儡,但是漢獻帝在許都起碼過得像個人樣,因為他得到了起碼在形式上的尊重,哪怕是傀儡帝王那也是帝王,衣食起居自有規(guī)模,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獲成功,不少心向漢室的人才紛紛依附曹操,畢竟正統(tǒng)在曹操這邊,這也是后世史家以曹魏作為正統(tǒng)的主要原因,所以那段戰(zhàn)亂的歷史階段也被叫做“魏晉南北朝”時期。
曹操不同,曹操得到漢獻帝之后,塑造的始終是一個忠臣的形象,雖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至少曹操面子上的工程做的很到位。其次,曹操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打造了一整套屬于自己的超強班底,很多人才都心甘情愿為曹操效力。最后的結局自然和殘暴不仁的董卓不相同。
本文由網(wǎng)絡整理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