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晚年生活中,聰明伶俐的乾隆給康熙帶去了許多歡樂,乾隆大膽、懂事,文武全才,給康熙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也成了雍正奪嫡路上最有力的法寶。
弘歷圍獵險被大熊所傷,康熙點名要見乾隆生母
康熙61年8月,康熙帶隊伍進行圍獵,一槍擊中大熊,大熊倒地后許久都沒有起來,康熙就想讓弘歷去補上一箭,博得“初圍獲熊”的美名,哪知弘歷上馬后,遲遲不動,康熙便喊到:“弘歷,怎么不進?
弘歷這才騎馬過去,哪知大熊突然翻身,張嘴怒吼,把周圍的人都嚇傻了,只有康熙反應及時,拔槍便射穿了大熊的腦袋,才保了弘歷一命。這件事給康熙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弘歷平時一直很膽大,但是那天,如果聽了康熙的話,直接上前,那可能已經(jīng)命喪熊口了,康熙認為自己這個孫子福大命大,是上天在保佑他。圍獵后,康熙特意到熱河獅子園,點名要見弘歷生母。
康熙為何點名要見乾隆生母呢?
弘歷晚年能得到康熙的喜歡,其實是雍正精心下得一盤棋,弘歷集中體現(xiàn)了清朝前期的優(yōu)秀基因,極高的智商,強大的自制力,無窮的精神。這些都是康熙喜歡他的原因,也是雍正加分的砝碼,弘歷養(yǎng)育宮中,這也意味著,如果康熙喜歡弘歷,有意讓弘歷當皇帝,那么就會讓雍正即皇帝位,就算不打算傳位給雍正,但也會因為喜歡弘歷,而使雍正一家得到庇護,這是一次雙贏的交易。
顯然康熙是有意要傳位于乾隆的,而在這之前,他想見一下乾隆生母,因為如果弘歷即位,那么他的生母就是將來的太后,太后對朝局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所以他想見一下這個在雍親王府10多年,但并沒有什么名分及名氣的女子??滴醢l(fā)現(xiàn),這個兒媳婦雖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格格“(滿語小姐的意思),但是卻生得十分飽滿,體格強壯而且皮實,將來必定是有福之人。
而事實上,她也正如康熙所說的那樣,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有福氣的太后之一,她長壽而且一生順遂,兒子孝順。一生跟著乾隆四次南巡,游了3次五臺山,3次泰山,還去過嵩山,避暑山莊去了無數(shù)次,85歲了還登了一次泰山。乾隆能活到89歲,全靠他母親的遺傳基因好啊。
乾隆的生母到底是什么人呢
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在這次晉見之前,一直沒有引人注目過,生了弘歷這個孩子也并沒有改變她在雍親王府的地位,一直被稱為”格格“,直到雍正登基后,才被封為熹妃。
鈕祜祿氏是清朝八大姓氏之一,但是乾隆的生母并不是八大家族之一,清朝八大家族鈕祜祿家族指的是開國元勛額亦都一支,而乾隆生母的先祖,只是額亦都一個表現(xiàn)平庸的叔伯兄弟叫額亦騰,這一支開國以來,就沒有出過什么大人物,最厲害的也不過是乾隆的外祖父凌柱,當了一個四品典儀,而且還是因為女兒嫁入雍親王府,賞賜的閑職。
乾隆的生母13歲進去雍親王府時,只是一個普通丫頭;康熙49年,19歲的鈕祜祿氏出落得身材豐滿,才被雍正收為侍寢丫頭,第二年,便懷孕生下弘歷,但是由于身份低微,以致于弘歷都沒能引起注意。
乾隆登基后,極盡孝道,卻唯獨不許母親碰權力
康熙的相面功夫確實了得,他說乾隆生母是有福之人,果然不假。乾隆登基后,盡管國事繁忙,但是他依舊堅持”三天問安,五天侍膳“,太后有個風吹草動,他都親自關懷。剛登基的乾隆非常節(jié)儉,平時過年過節(jié),臣子給他送點禮物他都拒絕,但是對母親,那可是絕對舍得花錢。
乾隆6年(1741年)太后50歲生日,乾隆在圓明園舉辦壽宴,邀請60歲以上的老人在路邊為太后跪接祝壽,一天下來,光賞賜這些跪接之人就花了10萬兩,7萬多匹綢緞。--《清高宗實錄》。乾隆雖然在孝道上當之無愧,對母親是極盡之能,但是在權力上,他卻是非常的自私,絕對不許母親沾染分毫。雍正13年8月26日,乾隆登基的第三天,他就下了一道諭旨:
凡國家政事,關系重大,不許聞風妄行傳說,恐皇太后聞之心煩?;侍笕蚀?,撫愛朕躬,圣心切至,凡有所知,母子之間,豈有不告之理?但朕與諸王大臣所辦政務,外人何由而知?其應奏聞母后者,早已奏聞矣。宮禁之中,凡有外言,不過太監(jiān)等……爾等嚴行傳諭,嗣后凡外間閑話,無故向內廷傳說者,即為背法之人,終難逃朕之覺察,或查出,或犯出,定行正法。《清高宗實錄》
剛一上位,就下旨太監(jiān)、宮女,不得在太后面前嚼舌根,其實就是要讓太后與政治絕緣,乾隆不僅是這樣說的,還是這樣做的。有一次,太后與乾隆聊天時,說到順天府東面有一座廟年久失修,快塌了,想讓乾隆撥點錢,修一下,這事當時就觸動了乾隆敏感的政治神經(jīng)。乾隆當即下旨,大罵太后身邊的太監(jiān)張保和陳福,說他們辦事糊涂,陳福在康熙身邊伺候多年,什么時候見寧壽宮太后要求康熙修蓋廟宇。但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就不處罰他們了,表現(xiàn)上罵太監(jiān),而實際上就是說給太后聽的。太后也是識時務之人,從此以后 ,就再也沒有干涉朝政之事了,也成全了乾隆純孝的美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