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出過許多著名的謀士,其中最為出名的非諸葛亮莫屬。但當時卻也存在著一個令諸葛亮頭痛不已的人物,這就是他的老對手司馬懿。司馬懿可以說是老謀深算,他曾經(jīng)韜光養(yǎng)晦多年,沒什么動作,卻一舉發(fā)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氏子弟和他們的親信7000人。按理說,曹操在世時非常注意招攬人才,應(yīng)該有許多忠心耿耿的老部下才對,但為什么這些人對司馬懿的舉動沒有反擊呢?
原因之一,是因為曹操的老部下已經(jīng)流失殆盡。司馬懿原本就比曹操年輕,在曹操去世時,司馬懿正值壯年,而且司馬懿非常注意隱藏自己的實力,為了不引起曹操的注意,甚至不惜裝了幾十年的病人, 因此在曹操去世之后,他的籌謀更是無人發(fā)覺。多年以來,他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許多門生故舊,勢力日益龐大,而當時曹操的老部下們,衰老的衰老,去世的去世,已經(jīng)無力再與他抗衡。
原因之二,是因為朝中實在無人可用。就算是曹氏后人和曹操的老部下們對司馬懿的舉動不滿,但是朝中并沒有可以與他一較高下的人才,就連最重要的兵權(quán)絕大部分也都交到了司馬懿的手里。而曹氏后人手中沒有兵將,又沒有人才,雖然內(nèi)心對司馬懿的舉動無比憤恨,但也只能咽下這口氣。
因此,司馬懿雖然一舉誅殺了曹家7000人,讓曹家的實力大受打擊,但是曹操的老部下們卻也只能坐視不管,因為他們實在無力去管。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