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219年自立漢中王,不久后,在221年自立為帝。短短的幾年內,劉備的勢力并沒有實質性的擴大,反而因為丟失了荊州實力大損,而且蜀漢內部也沒有徹底的擺平。因此,劉備還沒有來得及衣錦還鄉(xiāng),把以前一起在老家大桑樹下撒尿合泥的小兄弟們找來共享富貴。劉備單槍匹馬闖蕩江湖,在成都立業(yè)以后,沒有家族勢力參與進來。
蜀國領土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余萬,共歷二帝,國祚四十三年。劉備當皇帝兩年時間,劉禪當皇帝四十一年,劉禪作為皇帝約有十二年時間是諸葛亮在主政,也就是說劉禪親政的時間約有三十年。劉禪當了這么長時間的皇帝,為什么沒有人站出來篡位呢?原因在于劉備只有阿斗一個兒子,蜀漢的政權也牢牢掌控在荊州功勛集團手中。蜀地本土人士也看出蜀國國運不長,不愿意背負弒君之名再當亡國之君。
劉備死后,劉禪對諸葛亮采取百分百的信任態(tài)度,這是不容易的。因為諸葛亮長期不在朝中,他先后南征及五次北伐,不可能一直在朝中做到面面俱到的掌控。有人可能會說曹操也經常南征北戰(zhàn),漢獻帝也翻不了天,但二者有本質區(qū)別。漢獻帝的朝廷,是曹操一手建立,而劉禪的朝廷卻是劉備打下的基業(yè),不少大臣資歷比諸葛亮更老,更有益州勢力(如李嚴、吳懿等)有地利優(yōu)勢。如果劉禪想借機扳倒諸葛亮并不難。
蜀漢四相去世后,劉禪已經執(zhí)政30年,他又不是昏庸之人,只是能力一般,對于蜀漢的政權,已經牢牢掌控在手中,政權已穩(wěn),別人想奪也奪不了。在吳懿、吳班及穆皇后先后去世之后,劉永在朝中的外戚勢力也消亡了。而劉備的小兒子劉理也是同樣的情況。反觀整個蜀漢幾十年歷史,外臣中唯有諸葛亮有這個能力,但是諸葛亮卻沒有這個名份,也沒有這個意愿。在諸葛亮去世后,蜀漢內部再也沒有出過強有力的權臣,也就不可能奪取劉禪的皇位了,在宗室和權臣都沒有機會奪取劉禪皇位的情況下,那就只有劉禪繼續(xù)當皇帝了,直到滅亡 。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