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可以參加什么運動?受男性尚武之風(fēng)的影響,唐代女性也熱愛運動,有著各種各樣體育項目。其中有些體育項目,即使放在今天,估計也沒有多少女性能夠參與,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若問起唐代什么體育活動最為流行,馬球絕對是當(dāng)仁不讓,高居榜首。唐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馬球癡迷若狂。馬球本是相當(dāng)男性化的運動,因為對抗性極強,對身體素質(zhì)要求很高。但唐代女性卻是巾幗不讓須眉,亦喜打馬球。
在唐代宮廷中,甚至還有女子馬球隊,經(jīng)常進行比賽。出土文物中就有唐代四女子擊球圖和擊球女俑。張籍《寒食內(nèi)宴二首》詩中有:“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即是記寒食節(jié)時在宮中賜食,觀內(nèi)廷女子打馬球之事。又花蕊夫人《宮詞》:“自教宮娥學(xué)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眲t勝負早已先定了。
既然能打馬球,自然騎術(shù)出眾,因此一些女性對騎射也是手到拈來。這類女性,大多是宮娥,杜甫《哀江山》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墜雙飛翼?!彪m然文學(xué)作品難免夸張,亦可想見其颯爽英姿。除了宮娥,一些貴族婦女也擅長騎射,《大唐傳載》載,李昌夔在荊南當(dāng)官時,愛好打獵,他妻子獨孤氏,亦帶著兩千個女兵,“皆著乾紅紫繡襖子、錦鞍韉”,與丈夫一同打獵。
但不論是打馬球,還是騎射,畢竟都是一項劇烈的運動,對于體弱力衰的人尤其嬌弱的女子總不太相宜。而且騎馬馳逐偶一不慎,還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有一次,玄宗在三殿打球,榮王墮馬閃跌,昏迷了很久。其危險性可見一斑。但大唐女性實在是割舍不下對馬球的熱愛,于是聰明的大唐姑娘便想出了以驢代馬的“驢鞠”。
所謂“驢鞠”,也就是騎在驢子上擊球。天寶年間,劍南節(jié)度使郭英乂就曾在府中教女妓乘驢擊球為戲。不過,上述這些運動項目,一般只限于上層貴族女性玩樂消遣。因為馬匹和驢都不便宜,且要進行訓(xùn)練,其費用非一般平民女子支付得起。
除馬上打球外,唐人還盛行蹴鞠,俗稱為“步打”。蹴鞠不僅球的形狀類似于現(xiàn)代的足球,其比賽方法也相似,都是在場地兩端各設(shè)一球門,彼此分對以進球數(shù)分勝負。這是比較正規(guī)的。但亦有單人踢、雙人踢、三四人輪流踢。單人踢多采取踢花樣和次數(shù)多少決定勝負。三人輪流踢稱為“轉(zhuǎn)花枝”,四人輪流踢稱為“流星趕月”,還有八人踢的,叫“八仙過?!?。所以蹴鞠比賽較自由,人數(shù)不拘。此外,相對于馬球,蹴鞠不需要養(yǎng)馬和調(diào)教馬匹,較為簡便易行,故尤受各階層的女性青睞。
《談劇錄》載,長安有一妙齡女子,約十七八歲,在路經(jīng)勝業(yè)坊北街時,適逢有軍中少年蹴鞠,一球飛落到她的腳邊,此女子便起腳“接而送之,直高數(shù)丈”。又金陵有女妓王氏,球藝嫻熟,遠近聞名,一日她路經(jīng)球場時,看見人們踢球,不禁技癢,便自動上場,其動作輕巧自如,令聚觀的人驚羨不已。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云:“蹴鞠屢過飛鳥上,千秋競出垂楊里?!北闶窃伵釉诤彻?jié)踢球、蕩秋千的玩樂。
說起秋千,這應(yīng)該是唐代女性最盛行的游戲了。秋千在當(dāng)時也叫千秋,因其用繩擺蕩,故又稱“彩索”、“彩繩”。士女炫服倩妝,或坐或立在繩板上,用力推引,使其身在半空中上下飄蕩以取樂。故俗稱“蕩秋千”。它初盛行于宮廷之中,每逢寒食清明之時,宮嬪們競筑秋千,歡笑玩樂于其間,玄宗欣賞這種活動且稱為”半仙之戲”。自秋千宮中流行后,民間女子亦競相仿效,遂成為時俗。王建《干秋詞》描寫女性蕩秋千時的情景:
長長絲繩紫復(fù)碧,裊裊橫枝高百尺。少年兒女重千秋,盤中結(jié)帶分兩邊。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鼗厝襞c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據(jù)此,秋千亦可較量勝負。但從其他詠秋千詩詞綜合觀之,唐代女性更喜歡在清和之日,或明月之夜,抑或人靜之際自由蕩秋千。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