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位最高的是正黃旗嗎?清朝八旗是哪八旗?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知秀網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創(chuàng)立于1615年的。最早的時候只有四旗,后來才擴張到八旗的。清朝的八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那么它們的地位排名是如何的呢?它們也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下面是它們的排位。
清朝八旗的地位排名
正黃旗
正黃旗,它是以旗色的純黃而得名的。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那時候上三旗無王,所以都歸皇帝親自統(tǒng)領,兵也是皇帝親自領兵,侍衛(wèi)皇室的成員也是從上三旗里面選的。直到清末,規(guī)模達到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兵丁約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是八旗中人口最多的。
鑲黃旗
鑲黃旗,是清朝八旗的頭旗,它是以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的。是皇帝親自統(tǒng)領的,兵也是皇帝親自領兵,侍衛(wèi)皇室的成員也是從上三旗里面選的。到清末,規(guī)模達到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兵丁約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鑲黃旗里面有很多都是清朝的皇室成員,也有不少朝廷的高級官員,據說慈禧太后本來是鑲藍旗的,后來抬旗入為鑲黃旗。
正白旗
正白旗,它是以旗色的純白而得名的,是皇帝親自統(tǒng)旗之一。當時在順治初,上三旗里面是沒有正白旗的,只有正藍旗。后來因為多爾袞死后,他掌控的正白旗被順治帝歸納到了自己的名下,而順治帝的正藍旗歸納到下五旗。到清末時,規(guī)模達到了86個整佐領,兵丁約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清朝的末代皇后也是正白旗之人。
鑲白旗
鑲白旗,它是以旗色為白色鑲紅邊而得名的。鑲白旗不是皇帝親自統(tǒng)領的旗,它是由諸王、貝勒還有貝子分別統(tǒng)領的,是屬于下五旗之一。到清末時,規(guī)模達到了84個整佐領,兵丁約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
正紅旗
正紅旗,它是以旗色為純紅而得名的。是由諸王、貝勒還有貝子分別統(tǒng)領的,是下五旗之首。到清末時,規(guī)模達到了74個整佐領,兵丁約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11.5萬人,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還有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坤也是正紅旗的。
鑲紅旗
鑲紅旗,它是以紅色鑲白邊而得名的。是由諸王、貝勒還有貝子分別統(tǒng)領的,是下五旗之一。到清末時,規(guī)模達到了86個整佐領,兵丁約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清朝光緒帝的珍妃也是鑲紅旗之人。
正藍旗
正藍旗,是以旗色為純藍而得名的。正藍旗在順治前是屬于上三旗的,是由皇帝親自統(tǒng)領的,后來多爾袞去世后,被順治帝下降到下五旗,由諸王、貝勒還有貝子分別統(tǒng)領的。到清末時,規(guī)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個半分佐領,兵丁約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藍旗
鑲藍旗,是以旗色為藍色鑲紅邊而得名的。它是由諸王、貝勒還有貝子分別統(tǒng)領的,是屬于下五旗之一。到清末時,規(guī)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半分佐領,兵丁約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著名的相聲演員侯寶林也是鑲藍旗的,當時慈禧太后也是鑲藍旗的,后來抬旗入納為鑲黃旗。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