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個失敗的皇帝,是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他精通詩書音畫,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對后世詞壇影響很深。下面跟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三臺令·不寐倦長更》吧。
三臺令·不寐倦長更
李煜 〔五代〕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更深夜長,疲憊至極卻也難以入睡,披上外衣獨自出門散步。清冷的月光拂過秋天蕭瑟的竹,急風拍打窗戶的聲響在夜晚回蕩。
注釋
不寐:不能入睡。
倦:懈怠。
長更:即更長。
切:急迫。
窗聲:風吹在窗戶上發(fā)出的聲音。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乃李煜后期的作品。當作于作囚俘時,即975年(開寶八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的期間。
賞析
這是一首秋夜不眠夜行的小詞。
起句“不寐倦長更”中“不寐”二字異常醒目,耐人尋床,是全詞的根?!熬搿弊纸琛安幻隆弊匀簧l(fā)出來,揭示出因無眠而生倦怠的邏輯關系,可以想見詞人心緒的煩悶了。第二句又從時序上因承上句,貌似平談,卻是承上啟下不可或缺的過渡。第三、四兩句,筆鋒一頓,停留在出門所見所感上面?!霸潞本湓邳c明季節(jié)之余,更以“寒”、“冷”二字借物傳心,將心中抑郁愁悶之情隱隱帶出,是這首詞重心所在。最后一句著筆于月寒竹冷,被疾風拍打的窗戶在深夜回想,以景結(jié)情,自然收束,是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妙筆。
此詞是典型的即景即情之作。全詩盡透作者的愁苦之情,夜不能寐更添幾番寂寥之意,風呼嘯體現(xiàn)了作者的一路坎坷,寒月凄凄,心中的苦悶只有隨秋竹落落歸寂罷了。
發(fā)表評論